以严的基调深化国企党风廉政建设,护航改革攻坚新征程
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公报中,“国有企业”被列为重点整治领域之一,明确要求深化系统治理,释放出以严的基调推进国企党风廉政建设的强烈信号。当前,国有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、提质增效的关键期,亟须以全会精神为指引,将全面从严治党与改革发展同频共振,为新时代国企高质量发展筑牢政治保障。
全会强调,“紧紧围绕实现改革总目标和‘七个聚焦’、13个分领域目标进展情况,细化实化监督内容”,这为国企政治监督指明了方向。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,其国企改革涉及长江经济带建设、光谷科技创新走廊等重大工程,政治监督需紧盯党中央关于国企党建、混合所有制改革、科技创新等部署的落实情况。例如,武汉市推动国企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纪检监察机关可通过嵌入式监督,确保技术升级与风险防控同步推进,防止数据腐败等新型问题滋生。
全会提出“风腐同查同治”,要求以大数据赋能正风反腐。国有企业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,全会特别要求“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、子女及其配偶违规经商办企业的预警监督”,亟须通过建立关联交易动态数据库,实现“事前预警—事中阻断—事后追责”全链条治理。
全会将“打造忠诚干净担当、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”列为重点任务。国企纪检监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关键。湖北省近年来推行“国企纪委书记异地交流任职”制度,破解“熟人社会”监督难题;武汉市在城投、地铁等大型国企试点“廉洁合规官”制度,将作风要求嵌入项目管理流程。此外,全会要求“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治理”,国企需聚焦采购招标、薪酬分配等环节,整治“吃拿卡要”等微腐败,以“小切口”推动作风大转变。
全会提出“完善对重点行贿人联合惩戒机制”,这对斩断国企利益输送链条至关重要。湖北省可借鉴“清廉湖北”建设经验,在省属国企推行“黑名单”制度,对围猎干部的行贿企业限制市场准入。武汉市作为国家区块链试点城市,可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招投标监管,实现全流程不可篡改记录,从源头压缩权力寻租空间。同时,需落实全会“因地制宜开展整治”要求,针对湖北国资布局特点,在汽车、光电子等支柱产业中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模型,形成可复制的治理经验。
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注入新动能。对湖北及武汉而言,唯有将全会部署转化为“严监管、强震慑、促改革”的具体实践,方能以清廉国企建设成效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。正如全会所言,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,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”,国有企业须以“永远在路上”的坚韧,答好全面从严治党时代考卷。(严治国)